时间:2018-01-04 来源:紫砂之家
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,源远流长。《神农本草经》中曾有记载:“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之”,可见茶最初的功效是药用。唐代茶圣陆羽于唐肃宗上元年初结庐于湖州之苕溪,历时十余年,将茶与艺术结为一体,完成了我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--《茶经》。艺术的熏陶和江南明丽的山水,构成《茶经》中幽深清丽的思想与格调,也令茶与文化得以“亲密接触”。
作为品茶最佳器具的紫砂壶,其历史渊源虽远逊于茶,但茶客对壶的讲究却并未因其流传时间短而稍有懈怠--究其原因,也正与中国的茶文化息息相关。唐代时饮茶盛行“煎茶法”,要求壶腹大、口大、畅流;而五代、宋时期,“斗茶”流行于城市的街头巷尾,决定斗茶胜负的标准,一是汤色,二是汤花--这就要通过“点汤”或“点茶”来做功夫(现在很多茶艺室里斟茶时“凤凰三点头”的动作应源于此),相对应的壶则是小口而长曲流;明、清之际讲究“泡茶”,泡饮时使用的茶壶“小则香不涣散,味不耽搁”,所以壶身变矮变小,因为小壶可以使茶香不散,保持了茶本身的色、香、味。实在是壶因茶而传世,茶因壶而留香。
若说到紫砂用于制作茶具,已经是北宋时期了。当时的江苏宜兴已有紫砂器出土的记录,不过当时的紫砂器还没有形成为茶具,仅有些许残片显示出曾被作为煮茶的用具。真正意义的紫砂茶壶直到明武宗正德年间才开始产生。
鲁新华【奔月壶(金奖作品)】编号:50587
据说,当时在宜兴近郊的金沙寺中,有位爱好品茗的僧人,为了品茶,他一直在寻找一种最能表现茶韵的茶具。不经意间,他在寺庙附近的土山上找到了一种特殊的泥土--紫色且容易成型,烧制后敲击,可发出铮铮之声,其色沉稳凝练、其型坚固稳定、其声清脆悦耳。于是,他便取紫砂细泥制成壶型并经过焙烧,成为历史上最早的紫砂壶。
不过,金沙僧制作的紫砂壶确切是什么模样,现在已不可考;倒是后来在金沙寺陪公子读书的供春,成了诸多史书中记载的“紫砂壶之父”--当时有位读书人吴颐山在金沙寺借宿读书以备应试,随他一同住在寺中的还有书童供春。供春对金沙僧制作的紫砂壶很感兴趣,便仿照寺里的老银杏树上长出的树瘤制成“树瘿壶”--就是后来历史上价值连城的“供春壶”--而供春也就随之而成为世上第一位制作紫砂壶的名家。供春聪明过人,向僧人学习制作紫砂的技术,并在实践中逐渐改变了前人单纯用手捏制的方法,而用木板碹泥并配合着竹刀的使用。他充分利用泥陶本色,衬托以恰如其分的图案造型设计,使壶型新颖、雅致,质地薄且坚硬,因而名噪一时,有“供春之壶胜于金石”的说法。
供春之后,历史上的紫砂茶壶名家层出不穷。明代万历年间的董、赵、元、时四大家--董翰、赵梁、元畅、时朋,为最著名,还有当时的李茂林;此外,时朋之子时大彬所制的“大彬壶”也颇负盛名。
冯洪君【掇禄壶】编号:48376
明末清初,越来越多的壶艺名家发现单纯依靠制壶人的设计,已经使紫砂壶的发展历程走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境地,于是便开始尝试着与文人雅士共襄盛举,紫砂壶身上开始出现落款、刻字等艺术表现形式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曼生--陈曼生名鸿寿,字子恭,清乾隆三十三年(1768年)生人,道光二年卒,是一位书画家和金石家,在金石篆刻上造诣很深,被后世尊为“西泠八大家”之一。陈曼生是科举出身,嘉庆二十一年(1816年)在毗邻宜兴的溧阳县任知县。因地利之便,陈曼生得以结识了制壶艺人杨彭年、杨凤年兄妹,并因此而成为紫砂壶界一代宗师。由陈曼生设计,杨氏兄妹成型,再由陈曼生和他的一帮文友题字撰铭的壶,后世称为“曼生壶”。“曼生壶”系列共有三十八种款式,每款均造型新颖独特,制作工艺精湛,更有书画铭刻为装饰,“曼生壶”铭极具文字意趣,故“壶以文贵,文以壶传”--文化与工艺珠联璧合,使中国传统文化“诗、书、画”三位一体的风格完美地与紫砂融为一体。“曼生壶”实现了紫砂壶的全方位美学发展历程,使宜兴紫砂文化的内涵达到了一个新高度,也将紫砂壶以“诗词、书法、绘画、工艺”四位一体的风格,推进了高雅艺术的殿堂。
紫砂壶,造型简练、大方,色彩淳朴、古雅,不仅富有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格,而且还有泡茶不走味、贮茶不变色、盛暑不易馊的特殊功能--用以盛茶,“外类紫玉,内如碧云”;赏其风采,“温润如君子,豪迈如丈夫,丽娴如佳人,潇洒如少年,飘逸如仙子”。使用的年代越久,壶身色泽就越发光润古雅,泡出来的茶也越是醇郁芳馨,甚至空壶里注入沸水都会有清淡香气,故尔寸柄之壶,盈握之杯,往往被珍同拱璧,贵如珠玉--茶具万品,独以紫砂为尊。
收藏紫砂之人未必嗜茶;然善于品茗之人,必钟情于紫砂壶。
展开剩余全文
精品推荐 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