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16-09-14 来源:紫砂之家
1、烧成色泽命名
这是大多数泥料品种的命名方法,如:紫泥、红泥、紫红泥、青泥、青灰泥、墨绿泥、黑泥、紫茄泥等。紫砂泥根据颜色,分为紫泥、绿泥和红泥三大类,各大类中又分成许多小类。如紫泥就是烧成后颜色为紫色系的泥料,其中有清水泥、紫红泥、底槽清、紫茄泥等。
王亚平作品:《汉玉》
2、表面质感命名
紫砂的颗粒是有一定目数的,一般做壶的目数,40-60目最为常见,也有30目和80目的。120目以上的就是做手拉坯和注浆壶了,但这种壶纯粹的紫砂泥很少,壶友需放亮眼睛,注意区分。
表面含颗粒细腻的,称细砂泥;颗粒大些的,称粗砂泥。烧成后有似梨皮状的,称梨皮泥。还有壶表面似鱼腹中鱼籽粒的鱼籽泥,烧成后湖表面呈青灰色鲨鱼皮质感的鲨鱼皮泥等。
3、以产地命名
根据紫砂泥料所出产的地点来分类命名,也是一种常见的形式。如红卫村小煤窑朱泥、赵庄朱泥、蒋笠嫩泥矿、川埠乡小煤窑嫩泥矿、香山嫩泥矿、降坡泥等。除了丁山黄龙山的矿源之外,为了便于区分,其他地方所产的紫砂泥都叫外山泥,常根据地名来指代。如浙江紫砂泥、安徽紫砂泥等。这些外山泥做成的紫砂壶,常存在烧成后结晶度高,成品率相对较低,泡养后水色不佳的状况。
4、以艺人、商家之间的俗称命名
也有很多泥料,是先由艺人之间,商家之间对泥料的俗称,慢慢约定俗成的名字。如:明朝土、民国清水泥、拼紫、大红袍等等。
其中,拼紫为紫砂一厂原创。
展开剩余全文
精品推荐 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