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试阳羡茶 煮合江水 坡仙之徒 皆大欢喜”
此铭文由曼生题刻于杨彭年制的“
合欢壶”壶肩,为肩刻题铭。行书十九字,沿壶肩圆形分布,成“合围”之势。
“阳羡茶”是产于我国江苏宜兴(古称阳羡)的名茶。在被后世尊为茶圣的唐人陆羽所著《茶经》中就有关于宜兴产茶的记述:“陆羽名荒旧茶舍,却教阳羡置邮忙。”诗人李白把阳羡茶比拟为碧色瑶草,“阳羡春茶瑶草碧”。卢仝则在《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》诗中写道:“天子须尝阳羡茶,百草不敢先开花。”曾经四次到过宜兴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云:“雪芽为我求阳羡”(《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邻与完夫有庐里之约》),道出了他对阳羡茶“雪茶”的渴望。明代“吴门四家”之一,有“茶魔”之称的文徽明在好友吴大本送来宜兴新茶“阳羡月”(指阳羡团茶),另一好友郑太吉送来惠山泉时,文徽明兴奋不已,乘兴写下《是夜酌泉试宜兴吴大本所寄茶》:
醉思雪乳不能眠,活火沙瓶夜自煎。
白绢旋开阳羡月,竹符新调惠山泉。
喜不自禁的心情跃然纸上。
清刘源长所著《茶史》中将“阳羡茶”列为“茶中绝品六种”之一。
由此可见,“阳羡茶”自古以来就是久负盛名的茶中名品。
名茶尚须好水烹煮。陆羽曾将水之优劣分为三等:“山水上,江水中,井水下。”题铭者认为“阳羡茶”当以“合江水”烹煮,方能煮出好茶。然而,这合江之水出于何处?经陆羽品定的好水甚多,为何题铭者偏偏看中合江之水呢?
曼生题此铭选“合江水”其缘由恐怕有二:
其一,合江,是四川南部一县城,因发源于云贵高原的赤水河在此与长江汇合,故名。合江之水来自长江支流赤水河和长江,赤水河水和长江上流之水得源头岩层,土壤过滤,杂质皆去,水质清洌,煮茶甚佳。“合江水”当属好水之列。
其二,四川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(四川眉山人)的故乡。合江之水可为苏东坡的故乡之水。而他对“阳羡茶”又情有独钟(“雪芽”为我求阳羡”。东坡句),且向往阳羡溪山胜景(“买田阳羡吾将老,从初只为溪山好”),买田阳羡,阳羡可为他的第二故乡。题铭者展开想像的翅膀,构思出切茗切水切情的铭句:“试阳羡茶,煮故乡之好水(合江水),对于一生爱茶,于茶一往情深。又十分讲究共和水的苏东坡来说,不能不是他欢喜的事情。
不仅苏东坡喜欢,他的弟子和仰慕崇拜者也欢喜:三、二知好在一起,用好水沏茶品茗,谈天说地,不仅能感怀到坡仙“松风竹炉,提壶相呼”的潇酒,而且还能体味到人生最大的愉悦,于是题铭者有了以下铭句:“坡仙之徒,皆大欢喜。”点出了“
合欢壶”壶名的含义。同时还使壶名“
合欢”隐含在壶铭之中(“合江”之“合”,“欢喜”之“欢”)。
“
合欢壶”是“曼生壶”《茗壶二十品》之一,在壶的形制上由线型相同而方向相反的弧线组成,形体由被一横线分割成上下部分合成。“
合欢”之名与壶形而切,巧在其中。
此铭文刻于壶肩,书法刻工均饶神采。这一切壶、切茗、切水、切情兼切壶形的铭文,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,色勒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,其独到的神思,真是妙不可言,余味无穷。是紫砂壶铭中难得的佳铭。